自 70 年代以来,飞机生产每十年的增长都不止翻一番,预计这种增长还将以相同甚至更高的速度持续下去。
这不仅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其提高它的产能。而且,这还创造出开发新的装配方法的需求,因为新设计的飞机将采用更轻、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材料。

全球的中产阶级正在不断地增长,我们的城市区域也在迅速地扩展。预计在 2035 年之前,超大型城市(人口超过 1000 万)的数量将从 55 个增加到 93 个。 城市居民的出行一定是机动灵活的,而且,在未来的数年中,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口都将拥有乘坐飞机出行的迫切需求和消费能力。

在 15 至 20 年后,天空中的飞机数量将翻番。这个数字大约是 40000 架,重要的是,现有飞机中的 75% 都必须更换。因此,这意味着要生产 35000 架飞机。

在未来的 30 年中,航空航天业需要将其 CO2 排放量减少 50 %。这部分可以通过生产更高效的飞行器来实现,但是制造商们还需要改进生产方法和使用更智能化的工具。
✔ 生产量可能大幅增长。
主要问题将是如何在不产生质量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更快速地进行生产。由于各种新型材料的使用,新的装配流程也与以往不同,它需要一种新的能力。
✔ 保持和改进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这可以通过为操作员提供装配流程引导来实现。通过减少紧固件和改进可视化辅助手段,数据能够以有益和直观的方式变得生动起来。
航空航天业的挑战可以通过在生产线上利用工具和装配方法来解决。借助充电式智能工具,包括电池驱动的钻孔机、螺丝刀、控制器、附件等,产量和质量均可得到显著提高。

迄今为止,自动化已经在这个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全球产量已经从 2000 年的每月 70 架飞机增长到如今高达每月 150 架,但是,对飞机的需求已经增长了 4 倍。因此,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采用智能数字化工具和互联手段,以此引领通向未来的发展。
通过智联装配解决方案,您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生产流程。智能工具能够及时地为我们提供每一步操作的反馈。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可以验证生产流程的整体质量,并且可以帮助操作员避免失误。

工业 4.0 方法的一大益处是能够在减少错误的同时提高产量。对于与低级的人为失误相关的成本,每一位生产经理或装配专家都心中有数。透明度和实时数据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减少这种成本。
文书工作产生很大的成本。单单一个零件就可能产生高昂的成本,而且每维修一次都会使飞机的市场价值大幅降低。更不用说生产线上的延误造成的成本和因错过客户的最终交付日期而产生的违约金。

在未来的数年中,不只有传统的飞机生产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随着前文提到过的超大型城市的发展,人们对更小型的城市飞行器的需求也可能不断增长。
而且,对更多空间卫星的需求也将为航空航天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而这正是智能互联工具能够发挥重大影响的领域。